現代人生活忙碌想要在有限的時間讓體態結實、身體健康,訓練有效率便顯得十分重要。選擇適合的健身器材,能讓重量訓練事半功倍。
💪器械式訓練💪 :專指有固定軌道、椅墊、背墊等支撐物的訓練器材。
上圖:器械式訓練
上圖:自由重量訓練--啞鈴高腳杯深蹲
有些人認為器械式比較簡單易懂,而自由重量相對的不易上手;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:「器械式訓練是基礎,進階者比較適合自由重量訓練 」「自由重量較危險,怕受傷可先用器械式 」;「單關節訓練的局部肌肉充血效果好,而雙關節訓練既累且無法使肌肉集中,所以手臂要結實就多練點二頭彎舉、三頭下壓 。」
上圖:單關節訓練 - 二頭肌彎舉
下圖:雙關節訓練 - 高腳杯蹲舉
肌力訓練有以下幾種效益:
一、肌肉量及肌力的增加
二、動作控制力(維持動作時姿勢肌群的參與能力)
三、身體整合能力(身體各肌肉間一起動作的協調能力,包含生活和比賽中的技術動作)
二、動作控制力(維持動作時姿勢肌群的參與能力)
三、身體整合能力(身體各肌肉間一起動作的協調能力,包含生活和比賽中的技術動作)
不同方式的肌力訓練比較,見下表:
結論:
一、自由重量訓練比器械式訓練效率高:
自由重量比器械式使用更多核心肌群(如負責腰椎穩定的腹橫肌、腰方肌等)。有人會說器械式對增加肌力是有效的,那我先做器械式再練能增加控制力的動作,這樣不是能同時兼顧嗎?理論上沒錯,但這將花費太多時間,依照現代人的忙碌生活,運動的時間很有限,我們會選擇高效率的自由重量。
二、雙關節動作比單關節動作效率高:
雙關節比單關節使用到更多核心肌肉群,且更符合生活上的動作模式如提水桶,搬行李,抱老婆、小朋友🤱(假如只用手臂來做,核心肌群出力很少,痠痛程度和受傷機率會大幅增加)或是運動中的動作模式如高爾夫揮竿🏌♂(天黑可能都還打不完整場)。
簡單來說,器械式跟單關節都是有效的。理論上,如果一個人的控制力是低到完全無法控制身體(例如手術後復健者),可以考慮使用器械式訓練、單關節動作。如有一定基礎的控制能力,選擇自由重量和雙關節動作,絕對是更好的選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