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

打造翹臀系列3: 為什麼健康的女性都擁有性感翹臀呢?

       鍛鍊翹臀時如能配合骨盆底肌運動(凱格爾運動),可增加周邊的血液循環與肌肉活化,讓肌群變得更為有力去支撐骨盆裡的器官。





       骨盆底肌群是位於骨盆腔內底部的核心深層肌肉群,位於尿道、陰道和直腸周圍,它的作用有: 支撐尿道、膀胱、子宮與直腸 ,承受因為運動所增加的腹部壓力,並幫助我們完成坐、臥、躺等動作,並支援膀胱的功能。




以下是強化骨盆底肌群能改善生活品質的原因:
1.強化直腸與尿道附近的肌肉,預防尿失禁的情況發生。
2.加速生產後婦女的復原程度,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。
3.促進周邊血液循環,幫助陰道潤滑,減少性交疼痛。
4.陰道有無數的神經末梢,牢固的骨盆底肌可以緊實陰道壁,增加收縮的力量讓性事更愉悅。
5.減少骨盆內器官脫垂的風險,例如:子宮脫垂。


鍛鍊凱格爾運動的訣竅:
1.在上小號的過程中,突然中止憋住,憋住尿液的情況,就是骨盆底肌群施力造成的。接著嘗試慢慢讓那些肌肉放鬆,繼續排放尿液。這個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,每次收縮維持5~10 秒,放鬆 5~10 秒,建議每天都要練習 10 分鐘以上。

2.躺在地上做,假如感覺不到,可以換成坐著或站著。

3.要做到別人看不出來,你的臀肌和腹肌不能移動,要獨立練骨盆底肌。

4.試著在做的時候不憋氣,一開始會有點困難,因為你要專注在骨盆底肌上,但持續的鍛鍊就變成簡單。

5.每一下的收縮要完全的放鬆,甚至可以每下之間休息10秒。

6.重質不重量,好好做幾下,比隨便坐幾十下要好多了。堅持下去,你就會越來越熟練。

圖片出處:
http://topic.commonhealth.com.tw/elvie/sport.html

參考資料:
曾郁文醫師:http://drwithyou.blogspot.com/
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

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

打造翹臀系列2: 你知道扁臀也是一種病嗎?

       現代人久坐和勞動量少的生活型態,讓臀部肌群因缺乏運動導致鬆垮沒彈性。明明花時間去運動卻還是鬆垮垮的扁臀,其實這是得了「臀部失憶症」,也就是臀部肌群不懂得如何用力。

       所以怎麼努力鍛鍊,效果也很有限。開始訓練臀部曲線之前,一定得好好學習運用不同姿勢成功的活化臀部肌群,讓臀部懂得如何用對的力量。




       以下的運動可以幫我們了解你是否有「臀部失憶症」的類似情況,操作簡單方便,在家都可以做喔。嘗試練習先找回臀部馬力🔥,再透過專業教練的協助,讓你擁有彈性、緊實的翹臀🍑:




       做完了覺得怎麼樣呢?假如你覺得全身發熱,那是正常的。如果臀部快抽筋,感到酸痛無比,那就要恭喜你!!代表你的臀部知道如何用力,結實又圓潤的臀部就在你的眼前。假如你是覺得大腿後側和下背部緊繃,那麼你需要放鬆這些肌群和每天練習上面這些動作,因為臀部正在失憶中。

       如果你是新手,這些動作會是一個好的開始,每天花個10分鐘,將這些動作做個1~2組,你就有機會擺脫難看的扁平臀部。所以趕快開始練習吧!!

參考書籍及圖片出處:
強曲線翹臀終極聖經

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

打造翹臀系列1: 為什麼要翹臀?

健身風氣日益盛行,而國人的審美觀開始從追求「小臀」轉為「翹臀」。臀部肌群主要由以下肌肉所組成:



臀肌是人體最重要的肌肉群,幾乎生活中的動作都需要用到。然而現代人的坐式生活型態,卻是臀部肌肉虛弱和動作失調的主因。
翹臀究竟有什麼樣的好處?會讓人如此趨之若鶩呢?

1.外型美觀有型:
有肌肉的翹臀,會比沒肌肉的扁臀更顯得翹挺、渾圓,呈現的 C 型曲線比無力扁平的 I 型讓你更顯得性感、有魅力。





2.促進健康
人體主要的動作,例如:走、跑、蹲、跳,都需要用到臀部肌群。臀肌無力會讓人體動作受到限制,進而會影響到周邊的髖關節、膝關節、腰椎等。久坐和沒有運動讓臀部功能退化,使腰椎和其他肌群產生代償 ; 相反的臀肌有力可以讓人活動自如,維持正確的姿勢和體態。



圖三 正確站姿(左)骨盆前傾 = 下交叉症候群(右)


3.延年益壽:
長輩健康的最大殺手是肌少症,因為肌肉少造成身體各項功能退化進而失能。無力的臀肌會讓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、穩定度下降,跌倒的機率會大幅提升。假如不幸跌倒了臀部沒有肌肉作為緩衝,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而臥床,直接影響到人的生活品質和壽命。




4.減少傷害風險:
*吸收髖關節和骨盆受到外力撞擊時產生的衝擊,也就是上述講的跌倒緩衝。
*避免膝關節疼痛和退化(膝關節內塌,造成韌帶、肌腱等軟組織磨損進而只能換人工關節)。
*避免駝背造成的下交叉症候群(骨盆前傾,產生坐立難安的下背痛,請見圖三)。
*避免坐骨神經痛和運動型疝氣。
*減少腿後肌群、鼠蹊部拉傷的機會。





5.增加運動表現
回想一下在運動賽事裡的明星,是否都擁有馬力十足的翹臀呢?因為運動中的跑、跳、投擲、蹲都需要用到臀部,臀部連接著上半身和下半身,是人體展現運動能力的關鍵所在。


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

高爾夫球的肌力與體能訓練3: 開球爆發力

「我常想把球擊遠,但卻總是忘了寫上正確的”住址” 」。

Jim Dent

       高爾夫球要打得好,開球就要好。而開球除了要打得準更要打的遠,要打遠就要有爆發力。

       揮竿的力量產生自下半身的地面反作用力和球桿撞擊球的力量(桿頭速度)。下半身的地面反作用力主要來自於膝蓋、髖關節的伸展,周邊肌肉和速度的訓練會是運動表現的關鍵。

P 爆發力 = F 力量 x V 速度 
依照上面的物理公式,得到爆發力的三元素:
1.肌肉的力量(肌力)
2.發揮力量的速率(發力率)
3.高速運動的爆發力

ㄧ、肌力:
首先從徒手動作學習開始,再來用輕重量(50~65%的最大重量)做10~12下來加強肌耐力,最後漸進到較高重量(70~80%的最大重量)做6~10下加強肌肉量和最大肌力。

動作主要分為四大類:上、下半身的推和拉。


 上半身推:啞鈴單手臥推



 上半身拉:繩索單手划船


 下半身推:前蹲舉


下半身拉:單腳硬舉


二、發力率與爆發力:

  (一)增強式運動:以自身體重做跑跳等高速度動作。



(二)彈震式運動:以藥球等輕重量工具做高速度投擲動作。



(三)舉重運動:以壺鈴、槓鈴等高重量做高速度爆發動作。



課表安排


名言出處:
圖片出處:
參考文獻與影片出處: